王海舟,出生日期:1940.02。中国工程院院士,冶金分析表征专家,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教授。现任国际钢铁工业分析委员会终身荣誉主席,中国材料与试验标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中心主任,金属材料表征北京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专门委员会能力验证专业委员会主任。
主要从事材料基因组工程高通量实验技术研究、分析测试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以及与材料相关的国际/国家/团体标准体系的建设。提出基于材料非均匀性本质的高通量统计映射表征技术和原位统计分布分析表征等新概念,实现了大尺寸材料的成分及状态跨尺度定量表征,由其牵头发明的“金属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组织建立的高温合金痕量元素分析体系,重点解决了低熔点痕量元素分析的问题,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组织了一系列国际实验室间能力比对活动,是ISO、ICASI、APLAC等国际组织多项国际标准、能力验证以及CRM符合性评价等研究项目的召集人。
工作经历
2018.01,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现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13.05,金属材料表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现任主任;
2012.10,国际钢铁工业分析委员会(ICASI),荣誉主席;
2011.12,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2.02,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中心,现任主任;
1997.06-2007.02,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曾任主任;
1963.09-2002.02,钢铁研究总院分析测试研究所,曾任所长;
承担国家科技计划
2018年,中国标准2035,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
2018年,新材料强国2035战略研究,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
2018年,新材料科研试验结果可靠性评价的发展路线图研究,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
2016年,材料性能评价体系的系统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
2015年,中国材料试验标准体系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
2014年,冶金过程控制标准的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
2013年,冶金工业全流程监测系统发展路线图研究,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
2014年,材料高通量合成和物性快速表征平台研究,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
2011年,战略新兴产业分析测试创新方法体系构建及示范推广-高铁用材料及相关构件,科技部创新方法专项;
2009年,全国分析测试人员能力培训,科技部平台项目;
2003年,稀土特性材料制备过程及成品关键检测技术研究,科技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
2002年,火花光谱改造为激光光谱仪,科技部科学仪器升级改造项目
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
金属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获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高温合金中痕量元素分析方法体系的建立,获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无机材料中多种气体元素的脉冲熔融-质谱法测定,获2010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钕铁硼特性材料分析测试方法体系,获2006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冶金反应过程炉气成分飞行时间质谱动态实时响应系统的研发和应用,获2005年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ISO/IEC 17058:2004(Steel and Iron-Arsenic Content-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国际标准的制定,获2004年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